當不少鄉下人因種糧效益不高而紛紛“洗腳上田”外出打工掙錢時,從四川農業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唐運毅,卻挽起褲腿,回鄉下田種糧,耕種1200多畝糧食地。
“人以食為天,這糧食總得有人來種吧?”5月11日,正在稻田邊查看水稻分蘗情況的唐運毅對記者說,“我就是要實踐一下,尋找一條現代化種糧的路徑。”
唐運毅在四川農業大學學的是植物保護專業,畢業后,曾在一家單位從事專業工作。“2013年,我見農村種糧的農民越來越少,出于一種對糧食生產的憂慮,辭職回鄉,到榮昌區清江鎮河中村,從農民手中流轉來1200多畝地種植糧食。”他說。
學農業的大學生種糧,與傳統農民種糧不同。
首先是在耕種環節全程機械化。唐運毅介紹,以目前所種的水稻這一季為例,從耕地,育秧,栽插、病蟲害防治,到收割烘干,全程都是機械化操作。
“全程機械化種地,既保證了科學的種糧技術運用到位,還有效地節約了勞動力。”唐運毅說,1200多畝地的耕、種、收全過程,所需勞動力不到10人,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種糧的成本,提高了產量和質量。
其次是保護恢復種糧的生態環境。唐運毅說,在運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耕作方式的同時,對種糧的生態環境,則要將其恢復到“聽蛙鳴、捉泥鰍、看蜻蜓”的傳統環境中。他在種糧中,不用高毒農藥,施用有機肥。經過兩三年的努力,目前稻田已能聽到“蛙聲一片”。
“在種糧中,我還將單純的種植,延長成種、加、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條。”唐運毅介紹,對自己所種出的水稻、油菜籽等糧油產品,通過加工,變成商品。然后又通過延伸的銷售鏈條,直接送至消費者手中。
目前,唐運毅已配套建起糧油加工廠,并注冊了“鑫甲源”、“宛在洲”等商標,生產出綠色優質大米和菜油等。除直接銷售市場外,還創立了“口糧田”品牌,實行會員制,按城市不同消費家庭的需求,定期送所需口糧上門。
這種從單純種植延伸成種加銷全產業鏈的新型種糧方式,改變了“種糧不賺錢”的狀況。唐運毅說,雖然流轉土地每年每畝要付500斤至550斤黃谷的流轉金(按現行市場價折合現金約650元),但延伸產業鏈后,整體效益提升,平均每畝年所獲純利在500元以上,1200多畝糧田上,每年有近七十萬元的利潤。
記者 羅成友 實習生 趙偉平